欢迎来到北京成功轨迹画室官网-北京画室,美术培训,美术高考培训,美术艺考培训机构
网站导航 | 报考咨询

北京画室

成就艺术梦想专业美术高考培训19年,做有温度的教育! 咨询电话400-668-6911
招生简章

首页 > 画室新闻

美院艺术史论类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可别忽视了它!

整理:未知时间:2018-11-21 16:01浏览次数:

众所周知

各大美院有设计类专业

平面、环艺、工业、数媒等专业

造型类专业

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专业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述一个

大家可能相对陌生

艺术史论(美术学/艺术管理)

艺术史论从字面上理解

“艺术史的理论知识”

其实这个专业

相对于对美术有一定喜爱

文学功底扎实的小伙伴来说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17年人文学院毕业生作品

论杰夫沃尔《致女性图》中摄影与绘画的关系

这个专业你可能认为是

纯理论性的美术史研究

其实不然

它是一个很有趣的专业

他们需要从不同角度看待

艺术史著名作品

并且进行再创作

形成与这个时代相结合的

被大众所能认知的

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作者:刘景倩

《婴戏图的一种视角:走进稚子采莲浣溪沙的宋代社会》

作者:彭子真

《从女性的视角探求图像与大众审美的需求》

看到这里

你是不是对艺术史论专业

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下面小编还整理了一些

你会感兴趣的专业优势

就业方向、以及代表人物......

 

1美术史论专业优势

1.对绘画基础无要求或简单要求,少部分院校考查简单绘画基础;

2.报考人数少,竞争小;

3.学习周期短

授课时间短,两个星期即可学完所有课程。不耽误正常的美术校考和文化学习。零基础学习,且不考美术专业(素描、速写、色彩)。学习内容为中外美术史基础知识+美术鉴赏

美术史论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地发展文化产业

艺术行业仍然方兴未艾

未来社会需要大量的

美术史论和艺术管理方面的人才

2就业方向

就业面广、高端职业

美术史较偏重的方向是史料的解读和对作品的直观理解。因此美术史毕业的学生,主要进路是到博物馆美术馆做学艺员、研究员,或是进入学校做教职;

还有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的管理者;

各大美术院校的高校教师、各大拍卖行的专家和业务经理、画廊和艺术博览会从业者、出版行业、批评家、策展人、艺术经纪人、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看起来就非常适合文艺青年

而且又很养生的一个专业

不会像一些重高压专业

经常熬夜赶稿

据说95后的小伙伴们

都已经开始防脱发啦

3专业课程

>>>>

中央美术学院

专业课程: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中外画论概要、古文字学与古代汉语、美术考古学基础、书画鉴定概论、美术与摄影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绘画写生、摄影与暗房操作、内代美术遗迹考察及博物馆专业实习。

>>>>

清华美术学院

专业课程:绘画基础、设计基础、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设计史、中国书法史、中国古代壁画史、佛教美术研究、美术考古学、中国工艺美术史料学、中国古代美术典籍、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民间艺术研究、中国现当代美术研究、公共艺术研究、中国美术学史、艺术设计理论论著选读、美术理论论著选读、西方近现代文艺理论、美学、艺术批评学、编辑艺术学和专业写作等。

>>>>

中国美术学院

主干学科:艺术学、教育学

专业课程: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中外画论概要、古文字学与古代汉语、美术考古学基础、书画鉴定概论、美术与摄影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绘画写生、摄影与暗房操作、内代美术遗迹考察及博物馆专业实习。

>>>>

四川美术学院

专业课程: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中外画论概要、古文字学与古代汉语、 美术考古学基础、书画鉴定概论、美术与摄影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绘画写生、摄影与暗房操作、古代美术遗迹考查及博物馆专业实习。

各大美院以及独立院校

都有美术史论专业哦

他们相对于设计、造型类专业

文化录取要求较高

中央美院

人文学院(美术学)招生50人

艺术管理教育学院(艺术学理论)招生30人

要求文化课达到各省一本线超10分

清华美院

艺术史论每年只招15人

文化课需达到630+

(非学霸级别勿进)

中国美院

艺术史论招生125人

文化课达到536+

四川美院

理论类招生150人

文化课达到500+

【重磅】2018年美院美术史论专业考试分析汇总!

详情请点击链接查看

4代表人物

范迪安

范迪安:

1955年10月生于福建,曾任中央美院副院长,教授,现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从事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当代艺术批评与展览策划、艺术博物馆学研究。曾担任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中法文化年、中意文化年、上海双年展等展览项目的策展工作。

2014年9月22日起,范迪安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潘公凯

潘公凯:

1947年生,浙江宁海人。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并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画艺术家、美术史论家、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评审委员。

王璜生

王璜生:

(1956.10-),笔名王石,广东揭阳人,曾为岭南美术出版社编辑,广东画院专职画家、理论家,广东美术馆副馆长,广东美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第九届广东省政协委员。2006年获意大利总统颁发的“意大利团结之星”骑士勋章。

王春辰

王春辰:

教授 ,美术史学博士、美术批评家及策展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就职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从事现代美术史及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2012年被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聘为特约策展人,策划中国当代艺术展,美国《艺术杂志》称为"来自中国大陆第一个被美国美术馆聘请的中国策展人"。

诸迪

诸迪:

1966年11月生,汉族,江苏无锡人,大学,文学学士,副教授,200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文化部艺术司司长,浦东新区副区长(挂职)、区政府党组成员。

在这些美院中

集齐了许多对美术

有浓烈兴趣的人

宿管阿姨都有很高的审美要求

在美院里面

他们不一定都是学生

有可能是保安大哥,或是门卫叔叔

也有可能是食堂阿姨

因为喜欢画画

考了很多次

不惜在央美做保安10年

只为能成为央美的学生

以及央美食堂服务员姐姐的励志故事

汪化,来自福建闽北一个小山村,父母皆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汪化最初被人熟知时,她还是中央美术学院食堂的一名服务生。多年来一直坚持画画的梦想,即使在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也不惜租住在不足10平米的地下室中画画,2015年3月,她登上了中国梦想秀的舞台,在那里展示了自己多年来的坚持和梦想,如今的汪化已经是单向空间的驻店艺术家,继续实践着她的绘画理想。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他们拼尽全力完成自己的梦想

他们的故事非常感人

但是作为高三艺考生们

需要关注的是怎样挤进

最高的艺术殿堂

这个专业是怎样的考题形式呢?

让小编来为你们揭晓

一起来看中央美院考题

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考题

 

专业:艺术学理论
 

科目:美术鉴赏

考试题目:

“我是策展人”

策展人是美术馆、博物馆及艺术机构的重要角色,他们不仅是艺术作品的研究者,也是展览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他们在众多的艺术作品中根据题材与主题、媒材与风格、时代与社会、地域与国别等不同的方面,选择适当的作品,策划和组织不同的展览,力图向观众呈现艺术作品的不同面貌,使观众通过观看展览获得审美的和其他更多的收获,策划和组织展览已经成为当代美术活动中的重要工作。在今天的考试中,提供了在中外美术史中30件重要作品的基本信息(详见作品清单),请你把自己当成一名策展人,根据自己拟定的主题选择作品,为观众呈现一个展览。

考题要求:

作为“策展人”,你需要完成如下工作:

1. 请在所给出作品清单中,根据你自己设定的策展主题,任选7件作品,并对你选出的作品进行排序,以便在未来的布展中,可以按照这些作品的排序依次进行呈现。(10分)

2. 请为你策划的这个展览拟定一个题目,可有主、副标题,也可只有主标题。(8分)

3. 请为你策划的这个展览写一篇前言,要求300字左右。(25分)

4. 展览中的作品都需要有作品标签,除了一般的作品信息外,很多展览都会在作品标签上给观众配上简短的作品说明,以便让观众更好的理解作品。请为你所选的展品撰写作品说明,每一件作品的说明在50字左右。(每件作品7分,共49分)

5. 作为“策展人”,请就你策划的这个展览对观众说一句话。(8分)

 

专业:美术学

科目:美术鉴赏

考试题目:

从读书到看画

作品赏析

《<吴中七老图>初探》

作者:于敬彦

指导老师:贺西林

2017年11月在北京画院展出的清代肖像画《吴中七老图》引起了笔者的好奇心。该画原藏于南京博物院,由大收藏家潘达于所赠。清代肖像画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且有精细的分工,既有善绘头像者,也有善绘衣冠者。当时群体肖像画也颇受欢迎,但存世并不多见。而这幅画的作者在历史上的记载寥寥无几。相比于清代其他的肖像写真,画者技艺不算精湛,但胜在设色淡雅。人物虽多,但构图、布景却错落有致,倒也令人耳目一新。其中所绘七个人物均为当时社会名流,那么吴中七老分别是谁?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幅作品传世?画者何以名不见经传?而这七老和真率会有何关系?追溯画中七人的生平是否可以找到画者更多的个人信息?本文将《吴中七老图》作为研究对象,以分析解决以上几点疑惑。同时,根据这幅画牵引出这个画家的另一幅作品《吴郡真率会图》,笔者希望通过分析这幅作品得到更多关于画家本人及画中七老的信息。

《从画稿到造景——浅谈齐白石山水画构图章法与审美趣味》

作者:徐梓熠

指导老师:吴雪杉

本文通过对齐白石画稿和山水画作品的研究,发现齐白石成熟时期的山水画都是将画稿和视觉记忆中提炼出来的真实物象,通过移挪实景,构思布局,根据特定的情感主题反复组合营造符合自己审美趣味的画境。虽然齐白石山水画中山石、流水、树木等的样式单一,但是通过精心的布局和构造总能创作出毫不单调而又饱含形式美的作品。如此创作出来的山水画总是有让人捉摸不透的构图章法,而这样的独特的山水画造景方式便是齐白石山水画中比笔墨更值得探讨的地方,是齐白石与清代四王为代表的传统山水决裂最明显的旗帜,在冲击当时画坛的同时也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山水画审美意味。

《跨文化背景对米罗中期作品的影响——以〈E.C.雷加特肖像〉、〈农人之妻〉、〈吠月之犬〉、〈有旧鞋子的静物〉为例》

作者:王乐琪

指导老师:邵亦杨

“米罗冬日在巴黎,夏日在西班牙老家,往来频繁如穿梭。”这是李路明先生为罗兰德·彭罗斯(Roland Penrose)写的《米罗》一书所作的序。从1920年起,米罗就开始旅居巴黎,“虽然米罗游历过许多国家,但是在他心中,他的出生地加泰隆尼亚只有法国才能与之相配”可见这两个地方对米罗的影响极深。由此引发了两地的文化背景如何对米罗作品产生影响的探讨。米罗的作品用国际化的语言来表达很强烈的民族传统,文章试图以米罗青年时期到中年时期的重要经历为线索,从西班牙和法国的民族与文化为出发点,对米罗的四幅作品进行分析。

《画框里的女装时尚——以玛丽·安托瓦内特为例》

作者:谢颖

指导老师:于润生

玛丽·安托瓦内特在历史上被人们称为“时装皇后”,在以她为原型的众多肖像画作品中,服饰在1770年至1789年间发生了很大的风格转变,在1770年到1780年,服饰表现为娇柔华美的洛可可风,从1780年以后到法国大革命,风格又渐渐趋向为简朴舒适的田园乡村风,我们应如何看待这段时期服饰风格发生的变化,风格差异的背后又体现了怎样的历史社会背景?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本文从服饰的角度入手,梳理不同时期绘画作品中服饰所呈现出的风格特征,并尝试窥探其发生变化的背后影响因素。

《从博斯〈圣安东尼的诱惑〉看北方文艺复兴的风景转变》

作者:熊可唯

指导老师:于润生

与南方轰轰烈烈的人文主义运动相比,北方文艺复兴显得滞后而迟缓,带有中世纪基督教美术与本土哥特传统的遗留特点,然而在西方风景油画的发展和独立进程上,北方地区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聚焦于独立的风景画科产生之前北方文艺复兴绘画中的风景因素,从一个相对微观的角度入手,以绘画史上的一个经典母题——“圣安东尼的诱惑”为切入点,采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以希罗尼穆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于1502年起先后创作的两幅《圣安东尼的诱惑》为代表的15至16世纪若干幅这一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试图梳理出宗教或神话题材绘画中的风景因素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并就这种现象在艺术史和文化史上的意义进行阐释。

《原始与现代的对望——浅析现代艺术对原始艺术的借鉴现象》

作者:高萍

指导老师:黄泓积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现代主义绘画及雕塑中的原始主义特征屡见不鲜,从后印象派到野兽派,从立体主义到表现主义,再到现代主义雕塑,均可见其踪迹。高更作品中粗重的轮廓线以及其不甚高明的素描带有鲜明的原始主义特征,而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开山之作《亚维农的少女》据说受一尊黑色木雕像的启发,米罗天真如儿童画的《哈里昆的狂欢》与史前剪影风格的岩画如出一辙,以及诺尔德的表现主义手法更是深受非洲原始雕刻的影响,如此等等,可见将原始主义艺术特征运用于现代主义艺术的的创作中十分常见。在绘画理念并不一致的现代主义绘画流派中,却不约而同地体现出对原始艺术的借鉴,究竟有何原因呢?这种借鉴又是否是一种艺术中典型的“拿来主义”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呢?原始艺术等同于现代主义艺术吗?由现代主义的继承与创新来看,自古至今,艺术似乎不断在打破既有标准和束缚,艺术的边界又在哪里呢?本文主要通过形式分析、归纳、对比的方法探究原始绘画及雕塑对现代主义以来艺术的影响,对其背后的原因作出推测,并对艺术的发展与本质问题作出思考。

看到这么多名人案例

是不是觉得学习艺术史论相当easy

美术史的背后就是历史

不需要你去死记硬背

用生动的历史画面

鲜活的历史人物

用图像的形式

为人们展示着艺术史的世界

寒暑假班预报名活动
免费领取招生简章